产品别名 |
系能源生物质液体燃料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液体生物燃料是以动植物为来源的燃料,产业化运作液体生态燃料主要包括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是以可永续生产供应的植物油脂(诸如黄豆油、菜籽油)或动物油脂为原料制取的脂肪酸甲酯,通称为生质柴油。它是经济有效的将太阳能经由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转换为动态能源,以供为柴油发动机交通车辆应用。同时它又是可再生和具有生物可分解性的植物油脂加工油品(相反地,石油系为而生物不可分解性的油品并拥有致癌性有毒成份)。
乙醇,有称为酒精,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糖蜜或植物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将乙醇进一步脱水再经过不同形式的变性处理后成为变性燃料乙醇。燃料乙醇可加入汽油中作为品质改善剂(此即所谓的“乙醇汽油”)。因此,燃料乙醇不是一般的酒精,而是它的加工产品。车用的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一定比例的变性燃料乙醇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混合燃料。
能源作物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产量而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并进行集约化生产,农业生产技术也相应影响着土壤、水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可能造成诸如水土流失、土壤碳库破坏等所附带的环境成本。我国生物燃料发展较晚,相关研究相对薄弱,加强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研究,阐明生物燃料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无疑有利于促进我国生物燃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甜高粱能源利用研发。“八五”、“九五”计划期间,甜高粱秸秆制取乙醇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科技发展规划。发展至今日,我国甜高粱品种、种植以及利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技术已经逐渐成熟。
生物液体燃料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是如何评估副产品的替代效应近一些研究发现,为显著的分析结果差异源自副产品的分配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所导致的碳排放变化。
为了抑制土地用途的快速转变,对能源作物种植的土地潜力研究正在积极开展,有学者研究了麻风树、甘薯等能源作物种植的土地潜力。在过去50a中,全球农作物产量的大部分增量(约80%)来自单产提高,其余来自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复种指数。
世界范围内除去森林、保护区及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和畜牧业需求所需土地之外,可以用于扩大种植面积的土地估计约在2.5×108~8×108hm2之间,其中大部分位于拉丁美洲热带地区或非洲。从近期看,可以通过扩大原料作物种植面积来满足对生物燃料的需求;而就中长期而言,开发优良作物品种、转变农作方式和发明新技术(例如纤维素转化)则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
单产大幅提高及技术进步是实现生物燃料作物可持续生产的关键,从而能够大限度地抑制农田、林地、草场等向非农田土地的快速转变。